找到相关内容1923篇,用时84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谈苦与空

    便是说空,令人很不愿意听。”如果讲到病与死,是否不讲不听,等于不会病不会死呢?遇亲友家眷病重或者逝世,难免恍如晴天霹雳,感到震惊和悲伤。然生老病死是人所不免,一旦轮到自己,到时又怎么办呢?说︰“我见...,外五欲亦即五根对五尘所生的欲望,这些都是苦因。种了苦因,必得苦果,是非常公平的事,即所谓自作自受,怨不得他人。  佛教所谓︰“菩萨畏因,众生畏果。”说︰“君子无悔。”有智慧的人因为怕结恶果,最初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81947655.html
  • 凯朝教授:浅谈佛教僧侣办理养老保险、社保基金的意义得失

      故往今来,佛教主张众生平等、无分别心。释迦牟尼佛说过,只要人(包括一切众生)活在这个娑婆世界,无论是谁都摆脱不了生老病死四想的痛苦,乃至怨憎会苦、爱别离苦、求不得苦、五盛阴苦等八苦。也说过“...发挥佛教界提出的“人成则佛成”的教诲,认真学习、勇猛精进,即会取得成绩。当前,我国形势好,宗教政策好。应当知道,如果我们出生在贫穷落后的国家,连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,那将如何谈得上“养老保险”、“社保...

    佚名

    |养老保险|社保基金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10245078465.html
  • 略述天台宗的四教及其四谛义

    一切行、圆证一切位、圆自在庄严、圆建立众生。此教所诠是无作四谛:解说:“阴入皆如,无苦可舍;无明尘劳即菩提,无集可断;边邪皆中正,无道可修;生死即涅槃,无灭可证。”依此而言,...lsquo;从印度佛教思想史论台贤判教’,列一表比对的判教与他本人的印度佛教四期说。 天台四教 贤首五教 印公四期 藏教─────小教──────佛法 通教─────始教──...

    超定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81469019.html
  • 天台宗略说

    三)六即佛说  (1)理即佛:即有情本具之佛性,在凡不减,在圣不增。有偈:‘动静理全是,行藏事尽非,冥冥随物去,杳杳不知归’。  (2)名字即佛:闻法得解,明了本具之佛性与十方诸佛平等无殊。有偈:‘方听无生曲,始闻不死歌。今知当体是,返恨自蹉跎’。  (3)观行即佛:依能起行,时刻回光返照,推究自性。有偈:‘念念照常理,心心摄幻尘,遍观诸法性,无假亦无真’。  (4)相似即佛:由观行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90370498.html
  • 黄檗寺 ——寻访希运禅师

    却思归山林,想做希运的徒弟,而且要做传衣钵的徒弟。 相传时任观察使的裴休到寺中上香,见庙内供有的遗像,问:“遗像在此,在何处?”众僧面面相觑,无人能答。忽有一炸雷般的吼叫:“裴休!”裴休先生不由   自主地答应了一声。希运抚掌大笑:“这便是了!”裴休忽然有悟。   何以即裴休,裴休即?何以去世已久的与活得滋滋润润的裴休可视为一人呢?原来希运和尚继承了其师马祖道一最重要的理论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15584086249.html
  • 探究智者大师教观思想与禅宗顿渐之关系

    汝莫得,非我莫证,向后一切文字之师,莫能敌汝。”  从此以后,智者大师更深入精研法华经,并研究涅槃和大品般若。融会贯通,自成一系——“天台宗”。后来曾赞说:“智师是以法华为宗骨,智论为指南,涅槃为...真谛”能泯寂一切法。“俗谛”能成立一切法。“中谛”能统摄一切法。诸法中皆具此“三谛”。所以说“三观”是能观的心。“三谛”也就是所观的境。“心”与“境”是不可须臾离也。有说:“三谛三观三非三 ,...

    果海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95965547.html
  • 酌爽斋禅话四则

    露、电一般的无常之物,当作恒常的实在之物呢?其实,待到幻相一破,即「一簇破三关」,实相乃显,自然用得上功,这也是所谆谆告诫後人「直须绝得渗漏始得」的深意所在。  所谓从痛处下针砭,就是要求我们不祗...,自然可以增长道行,有裨於禅悟。但限期三月一事,似乎不大可取。因为,用功参禅,「四十年来方打成一片」,三月何其太速!同理,有许多学人发心参禅,一进禅堂,便想立即开悟。他们虽然很用功,但一个禅七之後...

    企愚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51441139.html
  • 如来藏学书目简介与导读(上)

    经、论、注疏谈起,进而在今人论著中介绍当代如来藏学的起源,及欧、美、日本的如来藏学研究情形,并简说近代中国如来藏学研究概况。最后,则对近年来影响如来藏教义甚深的“批判佛教”(Critical ...  Internet Retrieval  前言  研读如来藏学文献资料可分为两类,一为相关的经、论与的注疏。另一为当代学者依经、论及之作,而有所发挥的论著。所以研究如来藏学,可以下列二种方式...

    杜正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62747486.html
  • 禅公案评说----评南阳慧忠国师禅法(一至五)

    禅公案评说----评南阳慧忠国师禅法(一至五)   《林间的禅语》  禅公案评说  评南阳慧忠国师禅法(一)  古今禅道不二,从的行履与应机中,可以领略到祖师禅的风格与真实悟证,又因各各祖师的...成熟,一呼即见的提机方便,可知见性开悟,并非难事。  一日唤侍者,者应诺,如是三召三应。师曰:将谓吾孤负汝,却是汝孤负吾?  我们先参历代对这一段的评唱:  妙喜云:“丛林中唤作国师三唤侍者话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62365963.html
  • 断气后的处理原则

    搬动遗体,强令正寝、冰冻、沐浴更衣……,这些都是落井下石之举。   说:“三七犹有馀识。”儒教也有断气后三日,才举行大殓(音恋)之礼。来回阳的人,不胜枚举。我们虽不望其复生,但唯恐造成不幸,...问题:一是死者的神识(阿赖耶识)离体有早迟的差异;二是人死后由于各种因缘有回阳(复苏)的可能。   曾说:“三七(二十一日)犹有余识”。意思是说,人死后二十一日还可能有神识未离体的。因此,对...

    佚名

    |临终 助念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10/1858506013.html